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 索引号:000014349/2024-17915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科教处
  • 成文日期:
  • 标题: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62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晋发改提函〔2024〕54号
  • 发布日期:2024-04-22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62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000014349/2024-17915          发 号:晋发改提函〔2024〕54号
发布机构:科教处           发布日期:2024-04-22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6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郭颖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您的这一提案站在我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对我们推动产教融合改革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我们对您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表示感谢和赞同。

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改革,提出要坚持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相结合,着力提升创新驱动效能的决策部署,建立教育科教人才的总体发展框架,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统筹教育资源、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全面精准衔接、高效有序互通、协同融合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各类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各环节一体设计、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实现要素有序流动、政策同向发力,更好发挥企业主导作用,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协调融合发展。一是强化省级政策供给。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改革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按照《山西省促进产教融合实施方案》设定的路线图,在全国首家创新出台了《山西省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指导标准》《发榜公告》《培育名单》《推进举措》等一系列组合制度性政策,按照“小切口”撬动大改革的思路,从政策层面保障“政企行校”各方主体协同发展。二是创新培育平台载体。重点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建设,以推进教育和产业体系有效对接为目标,用好用足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投资,重点谋划省属高校太原理工大学产学研贯通式创新平台、太原科技大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一批省市县重点产业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项目,共建共享“政企行校”四位主体融合发展平台载体,积极探索建设运行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融合有机衔接,探索打造布局合理、技术领先、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管理规范、适应需求的共享型、高水平、专业化的重点产业集群平台载体体系。三是积极培育试点企业。截至目前,共开展9个批次遴选确定了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半导体、通用航空、生物医药、家政、养老等行业的310家试点企业纳入省级建设培育库,其中1家列入国家级企业,同时支持鼓励试点企业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参与平台载体和产业学院建设。国家对产教融合试点企业明确规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我省入库试点企业申报财税政策24家,其中已享受税费抵免22家,涉及资金约7487余万元。四是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产业云平台建设。正在推进建设产业资源分布、产业人才供需、成果转化应用、紧缺岗位画像等功能的云平台,适时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目录》《高校科转化科研成果清单》等供需信息,平台建成后将实现产业资源、人才供需、成果转化、学科分布等信息共建共享,整体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创新要素协同配置的迫切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信息对称、供需匹配。集成谋划建设高能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以及“产业教育科技一体化大数据信息库”两大平台。

加快省级重点产业的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建新改旧、优化布局、自愿揭榜、强化联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优质企业和产业园区共建高水平、开放性、共享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现有力量形成差异化、互补性布局。强化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强化技能社会建设的综合功能定位,精准匹配和赋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要。

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由各部门提供数据资源,尽早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信息整合、资源共享、项目对接等方面的优势,整体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创新要素协同配置的迫切需求。

二是持续推进跨界交流、合作共赢。支持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高校发挥领军作用,以共同培育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为目标,牵头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联盟,推动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学校+金融+中介”通力合作的新型治理机制,引导产业集群和高校专业群形成领先技术、高端人才、先进理念等要素的集聚,带动中小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发展,使产教融合联盟成为贯通教育资源与产业创新的“大通道”“总枢纽”。三是持续推进协同高效、要素集聚。探索将高校和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将企业技术需求作为高等学校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将成果转化列入高校绩效指标考核和教师职务评聘指标体系。特别是产教融合两大平台的建设,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资源要素,打破空间“围墙”和数据壁垒,做到定位共同确认、项目共同谋划、资金共同保障、设施共同使用、数据资源共享共治,实现“多钱一用”和“一钱多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协调统一审计、国资、财政等部门对现有政策的把握和执行,避免出现相互抵触、无法实施的情况。对目前政策还涉及不到的模糊问题,考虑实施负面清单制度。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政府关于教育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承 办 人:王 敬

联系电话:0351—3119209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