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滚动

关于晋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2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4%,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2.7亿元,同比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5.1亿元,同比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5.9亿元,同比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9.5亿元,同比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714元,同比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91元,同比增长13.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低于年度预期0.5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5%;人口自然增长率5.5‰;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6%;省下达的六项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部完成。

  (一)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稳增长工作成效突出2013年,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7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5.8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8.9亿元,同比增长5.3%。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8.4∶54.7∶36.9调整为9.4:52.5:38.1。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83.2万亩;粮食总产量182.4万吨,增长7.6%;创历史新高。蔬菜总产量278.9万吨,增长11.2%;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2.9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重点推进的41个示范园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2.1亿元。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减少3.2万以上贫困人口。

  工业生产稳中趋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快于全国3.3个百分点、全省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全年原煤产量8455.9万吨,同比增长10.4%。

  服务业发展提速。全年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14.8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3.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旅游总收入达到301.5亿元,同比增长39.4%;全市旅游接待人数3323.3万人次,同比增长34%。

  (二)转型综改统筹推进,“812”年度计划全面实施

  2013年,全市铺开“812”转型综改任务,其中,8项重大改革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10项重大事项取得实质性进展,20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综改“一市两县”试点示范作用增强。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走在全省前列。区域资本市场建设迈出新步伐,天津股权交易所山西分市场落地晋中。金融创新加快,在全省率先成立民间融资登记中心,灵石县成立全国首支城镇化建设私募基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43家;新设立寿阳村镇银行,大寨村镇银行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晋中银行顺利升级跨区域股份制银行。

  土地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三项改革”顺利推进,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业存量用地整合、露天采矿用地改革拓展用地空间12868.4亩。灵石、太谷、左权三个县列入全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左权县在全省率先设立了“土地银行”。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3.3万亩。

  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电力、水泥、钢铁、焦化、化工行业初始排污权核定;启动排污权交易工作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现网络受理排污权的交易业务;健全了晋中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考核制度。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出台并实施了《市级“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设立了投资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大厅、企业设立登记联合审批大厅、公共事业及便民服务大厅;完成第一批30个部门的审批科组建和进驻大厅工作。四级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深化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打造出“四位一体”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市城区已建成部分数字城管平台;城市管理逐步纳入社会网格化管理;介休市组建专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在全省率先启用“晋中微博发布厅”,强化集群问政、协作办公、服务转型。

  重点板块建设推进顺利。太原晋中同城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38项同城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9.3亿元;山西高校新校区建成运行,入驻师生6.7万人;启动太原轨道交通二号线晋中延伸工程前期工作。实现了供水用水同城化。科技创新城建设正式启动;“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积极推进,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及八个专项规划,开工395个廊带转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28.4亿元。

  (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六位一体”超额完成。全市重点项目“六位一体”建设,全部超额完成省定任务。693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160.7亿元,完成率102.4%。招商引资项目124个,拟引资2278.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1.4%。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煤焦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当年又有25个矿井完成现代化改造,全年地方煤矿生产原煤6298.4万吨,增长15.2%,增产831万吨。27户焦化企业兼并重组至12户,企业产权关系已全部理顺;所有被兼并企业和淘汰企业的产能已全部转移到规划区和主体企业。

  新兴产业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纺机制造国家示范基地、液压元器件及系统制造国家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重点实施的山西新能源汽车、介休青云直升机、太重榆液高性能液压、山西方盛液压高端铸造机械、寿阳新型环保石头纸等项目进展顺利。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晋综合保税物流港核心项目太铁物流中心获得批复;榆次汇隆农产品综合市场部分投入使用。农村商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绵山成功升级5A景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通过了国家5A评审,《又见平遥》正式上演;太谷NAPA橡树谷填补全省高端休闲游空白。

  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晋中开发区、榆次工业园等8大重点工业园区入驻企业516个,完成工业增加值176.2亿元,工业销售收入552.4亿元,同比增长5.1%;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园区达到3户。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城乡发展统筹协调。全市县域村镇体系、百镇总体规划编制率达100%,建制镇达98.3%。全市铺开城镇化项目466项,完成投资266.5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8.87%。

  交通设施更趋完善。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3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里程306.5公里。

  电网建设持续加快。新投产了550千伏榆次北、220千伏天湖、东龙湖、110千伏榆次新付、张庆等8个变电站,全市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03.1万千伏安。圆满完成2013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1个电气化县、4个电气化乡、100个电气化村。

  市城区综合功能更加完善。9大类85项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19.6亿元。基本建成大西铁路专线晋中站。

  (五)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加速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完成市级重点林业绿化工程33项,造林52万亩;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绿化新增150公里;全市林木绿化率增加1.2个百分点。

  全力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全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吨1.8吨标煤/万元。全市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达到87.8%、85%、93.7%、69.2%。P2.5有效监测天数为334天,达标率超省定任务28.4个百分点。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民利不断改善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晋中模式”在全国推广。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了49万人、88.4万人、32.2万人、38.7万人、34.1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4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比预期下降2.05个百分点。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以上,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介休、左权、和顺等3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市级图书馆建设进展顺利,启动晋中大剧院建设;全市所有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晋中特色艺术作品创作成效显著,晋剧传统经典剧目、左权小花戏、太谷秧歌、和顺凤台小戏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作品完成。

  安全生产明显好转。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无重大事故,未突破死亡人数总控制目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0313,同比下降36%。广播电视、防震减灾、计划生育、老龄、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六项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7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三、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实现201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双十二”改革为支撑,全面推进综改攻坚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转型综改攻坚年”活动,以12项重大改革、12项重大事项和30个重大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为核心的投资体制改革;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三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四是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开发。五是创新地方金融发展管理机制。

  突出抓好核心重大事项。一是加速太原晋中同城化,加快太原轨道交通晋中延伸工程规划,力争太原地铁2号线延伸至晋中市城区轨道交通工程开工建设。二是重点打造“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推动廊带内6县(区、市)整体享受扩权强县政策。三是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建设科技三级平台建设,推进高校新区、科技创新城、市城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二)以项目见效为抓手,着力加快产业转型

  全面落实“六位一体”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全省“项目见效年”的总体工作要求,实施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各类重点工程779项,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164.1亿元。全年招商引资1600亿元以上。

  整合优化传统产业。整合优化存量,淘汰关停落后,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高标准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探索东山地区输煤变输电、输气区域合作机制,促进煤炭就地转化、就近消纳。推进焦化产业循环发展,推进介休、灵石两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的规划与建设,重点抓好介休昌盛、山西茂胜等大机焦项目。力争开工建设灵石启光、介休路鑫、寿阳明泰三个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好寿阳兰凯博200万吨新型醚基燃料项目。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推进中航特种车、北达新能源汽车及发动机全面开工;力争吉利汽车年底新车下线;扶持青云直升机项目形成300架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新材料工业,重点实施安晟50万立方米泡沫陶瓷保温材料等重点项目。推进生物医药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实施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项目。以山西科技创新城为契机,重点推动北斗导航智慧云计算、太航仪表传感器等项目建设。     强化园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支持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工业园、祁县开发区扩区增容、一区多园发展。推进祁县开发区省级创新体制机制试点工作。

  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纺机集群围绕提升纺机产品档次水平,重点开发高档产品,发展纺机配套产业链。液压集群重点实施太重榆液高性能液压产品自主化产业基地、航天液压产品开发生产基地等项目。玻璃器皿集群继续完善大华宏艺、下申、温曲三个基地建设。铸造集群重点建设平遥峰岩、中都、南政三大集聚区等项目。新能源汽车集群重点建设山西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区。

  (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打造优势农产品集中片区。打造11个优势农产品集中发展片区7.4万亩,新建标准化小区牛舍1万平方米,新发展核桃精品示范园2个,新发展设施蔬菜6万亩。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组建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国家级晋中农产品现代流通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综合示范区。打造新技术、新品种转化试验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两站合一”建设,实施70个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站的新建、改扩建任务,开展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15万人。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开发“双百”工程,力争今年再有3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四)以区域综合优势为依托,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建设旅游“目的地”。推动景区景点品质提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探索集团化产品解决方案,引导景区景点“串珠成链”。重点打造古城大院板块、古镇名山板块、环太原都市休闲、红色教育板块。打响“晋商故里、揽胜晋中”旅游品牌。全市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360亿元。

  构建区域“大物流”。围绕建设中部地区现代物流枢纽目标,加快建设三晋综合保税物流港,太原铁路枢纽(北六堡)物流中心,进一步加大方略保税、粮食物流、榆次汇隆市场等大型项目的推进力度。中储综合物流园、经纬仓储设施、苏宁电器配送中心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打造文化“大晋中”。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城区文化产业创意园策划,加快推进晋华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国际柔力球交流中心等项目。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不断加快城乡共建步伐

  提升市城区综合承载力。重点实施8大类85项市政重点工程,今年力争完成投资120-140亿元。北部新区要集中连片大开发,重点推进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汇通大厦等项目,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区、都市休闲生活区。

  推进重点城镇组群建设。完成晋中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重点打造108带状城镇群、“介孝平汾灵”城镇群,推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做好灵石“大县城”试点。

  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城乡交通条件,和左黎高速顺利建设,启动龙城高速北延工程,推进太焦铁路改造以及和邢铁路、阳泉大寨铁路建设;新增通车里程200公里。积极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增强“水支撑”能力。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

  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以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完善提质工程;以采煤沉陷治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民安居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宜居示范工程。

  (六)以美丽晋中为目标,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做好污染减排“双百”项目建设。加快推进9个县城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扩建和中水回用建设。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工作。探索环保管理新机制,试行第三方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改革。

  高标准实施造林绿化。完成新造林合格面积50万亩以上(其中干果经济林20万亩),完成植树1000万株;完成育苗6万亩,林木绿化率增加1.1个以上百分点。

  强力推进节能降耗。深入开展双百户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行动计划,建立用电倒逼机制,在高耗能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现有建筑节能改造。

  (七)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进程。深入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信息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个国家级试点和17项省级试点工作。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完善保障体系。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员要达到54.77万人、88.65万人、32.3万人、39.15万人、34.13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43万人。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标准,提升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水平。

  扶持创业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立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新增就业岗位预估、考核制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459人,创业带动就业0.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7万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稳步推进灵石等5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并扩大试点范围,引深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

  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设立文化人才政府专项津贴,培养保护文化专业人才;用好用活市级文化事业建设专项资金;引深市直文艺院团改制。

  夯实安全基础。创建安全发展先进城市,全面落实党政同责新机制,强化安全准入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动态实施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持续开展覆盖全员的“三责”教育和警示教育。

  积极推进广播电视、防震减灾、计划生育、老龄、残疾人等社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