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滚动

运城市多措并举推进节粮减损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精神,切实提升粮食全产业链的效益与质量,运城市积极行动,以实际举措推动节粮减损工作走深走实。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从粮食生产、加工、储运、科技创新以及宣传教育等多个维度入手,全方位构建节粮减损体系,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贡献运城力量。

一、产储运协同增效,全链条降损提质

一是生产环节减损。气象预警联动:建立农业气象服务群,实时发布灾害预警,指导农户防灾减灾。四级专家包联:组建1800人“网格化”专家队伍,深入13个县(市、区)提供精准技术指导。科技助力监控:运用无人机平台监控小麦生长,发放“一喷三防”补助资金保增产。机收精细管控:规范作业流程,机收损失率降至2%以下。二是加工环节提效。工艺优化:细化“适度加工”标准,增加成品出粉率1-3%,总出粉率能提高8%左右。智能升级:应用光电分选、振动润麦等技术,实现柔性加工和全流程精准控制。营养兼顾:研发全谷物加工体系,平衡口感与营养,延长产业链附加值。三是储运环节规范。制度保障:制定《储备粮储存损溢管理办法》等15项相关制度,优化熏蒸通风频次提升成效。无缝运输:推广净粮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减少抛撒浪费。绿色仓储:新建现代化粮库,推行智能粮情监测,严控超水分粮入库,库存损耗控制在1%以内。

二、科技赋能强支撑,创新驱动破瓶颈

一是平台建设。打造节粮减损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对立项建设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运城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运城市重点实验室”等2家农业领域市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验收。二是资源循环。推进餐厨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促进了餐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回收,有效提高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三是数据攻坚。开展2024年粮食机收损失调查和储存损失损耗调查,开展粮食产后损失损耗调研评估,系统分析粮食产后损失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潜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开展粮食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环节损失统计调查评估,编制形成统计调查报告。

三、宣传引领树新风,全民参与筑防线

一是多维覆盖。结合粮食科技周、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开展节粮减损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六进”工作,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讲解科普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市民科普宣传讲解反食品浪费、科学储粮、科学食粮、节粮减损、粮油健康、营养健康等方面知识。二是媒介造势。利用150辆公交车尾电视循环滚动播放树立“诚信”食安理念,倡导“尚俭”社会风尚宣传标语。在全市主要超市、广场、公园、出租车尾、学校门口等电子显示屏、LED屏等媒介进行反食品浪费宣传,营造反食品浪费社会氛围。三是理念深化。大力开展机收减损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组织培训18次,进行大比武12次,进一步强化农户和机收减损增产意识。印制并张贴2万余张宣传海报,倡导“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融合诚信食安与尚俭风尚,引导广大市民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粮食损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