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滚动

聚焦转型谋发展  蓄势赋能谱新篇
——大同市近期经济工作亮点纷呈

近期,大同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能源、算力、文旅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经济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

能源革命纵深推进,绿色转型蹄疾步稳。近年来,我市以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牵引,在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上迈出坚实步伐,近期在新能源重卡应用生态构建上取得标志性成果。5月18日的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发布活动在同举行,标志着大同市在重卡换电产业迈出了关键一步,下一步宁德时代等企业将与大同市携手,依托当地绿色能源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换电站网布局,助力大同构建“车—电—站—网”一体化的新能源商用车生态,这不仅推动了电池制造、换电设备、运营服务等产业链集聚,更为大同市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算力产业加速崛起,“算力之城”筑基成势。随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推动绿电直连的政策利好,我市充分利用能源比较优势,将数字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聚力打造“算力之城”。近期大同在数字人才培养上取得关键性进展,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已于5月30日正式揭牌,开设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等 6 个数字化专业,紧密对接了市场需求,旨在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数字化人才,为大同算力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院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产业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市的“存储计算—设备制造—标准分析—融合应用—数据标注—安全服务—人才培养”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日益清晰。

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幸福产业活力迸发。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旅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精心培育,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服务品质不断优化。全市文旅市场繁荣有序,今年上半年的“清明”“五一”“端午”等假期文旅热力值继续飙升,仅“五一”假期,全市8家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消费活力强劲,假日经济效应显著释放。全市文旅精细化服务保障持续强化,文旅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云冈石窟、恒山等传统龙头景区持续优化提升,古城保护建设加速推进,同时还科学谋划布局了博物馆群、花木兰主题街区、戏剧文化园区等,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和生态水系建设,持续擦亮我市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不仅提升了大同文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下一步,大同市将继续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也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