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滚动

长治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六年五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长治市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赫然在列。这是2017年以来长治市第五次受国务院督查激励,国家将优先支持其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有关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建设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安排2022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重点园区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时给予2500万元资金奖励

长治市是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近年来聚焦稳定经济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做法,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之路,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2000亿元,达到2311亿元、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历史性突破200亿元,达到224亿元、增长34.7%,均取得近十年来最好成绩。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新兴产业上规模、延链条、成集群。长治市以潞安太阳能和山西日盛达等企业为龙头,着力打造上游原材料制造、中游光伏产品生产、下游光伏发电应用的全产业链;以中科潞安和高科华烨等企业为龙头,开工建设深紫外LED产业园,初步形成集衬底、外延、芯片、封装、照明、显示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建设信创产业园,以龙芯CPU为核心,初步构建起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产业链。

提品质增效益,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治市对标传统产业“发展线”“生存线”,在煤炭产业开展5G智慧矿山建设,同时加快钢铁产业整合重组,不断推进焦炭产业“关小上大”,大力提升电力产业能效,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多元低碳发展,全市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产业化迈出新步伐。

抓创新促改革,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聚合发展内生动力。长治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2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22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54家。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试点开展“经开区管委会+运营公司”模式,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一般工业项目基本实现“拿地即开工”。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事项网办率达98.3%,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个工作日,100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以国务院督查激励为契机,在产业、创新、投资、金融、土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长治市协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改造、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将长治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样板推动我省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