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0-03-25 发布机构:办公室

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委的统筹安排和高度重视下,在各处室和信息中心的支持配合下,以建设“永不下班的发改委”门户网站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完善服务为重点,努力挖潜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辐射和推动作用。一年来,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软件不软,硬件更硬,呈现出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一)制度建设情况

2008年5月以来,我们严格按照省政府贯彻《条例》的实施方案内容和进度要求,结合我委职能,完成了《条例》规定的政府部门公开政府信息的法定义务。一是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我委贯彻落实《条例》的实施方案,并着手组织清理内部规范性文件。二是成立了省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统一组织、推进、指导、协调。三是编制公布了我委《公开目录》和《办事指南》。四是研究制定了《省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受理、审查、报送办法》和《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明确受理、登记、分办、转办、答复、反馈等各环节的责任,并设计了相关文本,在互联网上公布。五是建立《省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09年,我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94条,被省政府网站采纳1261条,在全省排名第三,门户网站点击次数615万次。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9条,占0.6%,领导动态137条,占9.3%,工作动态546条,占37.19%,决策信息21条,占1.43%,行政职权类495条,占33.72%,应急动态8条,占0.54%。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09年,我委收到1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已答复,申请人非常满意。 

(四)咨询处理情况

2009年,收到咨询投诉251件,回复率100%。主要是围绕项目申报、公路设计审批、投资建设、物价等热点问题。   

(五)向省图书馆、档案馆提供纸质公开文件的情况

2009年,向省图书馆提供纸质公开文件1207份,向省档案馆提供纸质公开文件1235份。名列全省第一。   

(六)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09年,未发生针对我委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以及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报)。   

(七)政府支出与收费

2009年,未产生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费用支出,没有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收任何费用。   

二、基本作法

(一)以“带”为先导,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摆上全委工作的重要位置。委党组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宝卿亲自挂帅,任领导组组长,要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要求要责任到人,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李宝卿主任也是亲力亲为,他的每一次公务活动结束后,都要编写信息上网发布,甚至在出国期间都将信息及时发回,每月各处的信息报送情况都要直接上报主任审示,主任每次都要根据当月的报送情况,对各处提出新的要求,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处。在委领导的直接带动下,全委上下形成了“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报送信息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推动了我委信息公开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以“推”为动力,充分发挥办公室信息充分的职能作用。办公室是全委公文运转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也是信息量最大的地方,我们积极挖潜办公室的信息优势,充分发挥信息领头的作用,敏锐地抓到信息的亮点,及时与相关处室进行沟通,并督促尽快形成可供公开的信息,从而达到了以职能促效能的良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使我委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有力、有效的展开。   

(三)以“压”为措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机制。为了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真正纳入全委的日常工作,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制定了《省政府信息公开受理、审查、报送办法》,并召开专题会议议定: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委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各处、委属事业单位为信息报送单位;明确要求各单位每周信息报送不得少于2条;各处室处长(主任)、委属事业单位一把手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各单位公开信息进行公开保密审查;各单位确定一名信息员,具体负责本处室的信息收集、报送工作。这样,就形成了“有人关心、有人负责、有人落实、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既保证了信息公开的数量,每月平均在200条左右,又确保了公开信息的及时、全面和安全,从而使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健康轨道。努力把山西省发改委门户网建设成为“不下班的发改委”。   

(四)以“效”为重点,切实增强信息发布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全省发改工作任务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公开的主渠道作用,设置热点专栏,并在网上对专业性强的政策信息进行在线解读。我们设置了服务业、循环经济、汾河治理修复与保护、煤炭可持续发展等热点专栏,每天的点击量能达到1000多次。2009年7月,我委在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就“我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进行了为时2小时的“在线访谈”,王赋副主任会同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共解答网民提出的问题42个,登录网友总数748人,最多同时在线88人,与公众进行了更直接、更有效“面对面”的交流。这种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的方式,增强了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了信息公开的时效和宣传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打算

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委各处室的配合。但通过一年半的工作实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去思考,需要去改进和提高。一是公开信息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信息公开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就是公文类信息多,解读性信息少;静态性信息多,有分析、有情况、有建议的信息少;初级信息多,深加工的信息少。二是对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难以把握,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或不公开信息的界定,不是很明确。致使部分信息公开存在不全、不快、不新的现象。   

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2010年,要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方便群众监督为原则,推动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