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 索引号:000014349/2024-17905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科教处
  • 成文日期:
  • 标题: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91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晋发改提函〔2024〕36号
  • 发布日期:2024-04-22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91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000014349/2024-17905          发 号:晋发改提函〔2024〕36号
发布机构:科教处           发布日期:2024-04-22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91号提案的答复

省工商联: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您的这一提案站在我省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的高度,精准提出了关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赋能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我省职业院校存在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对我们推动产教融合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我们对您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表示感谢和赞同。

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改革,提出要坚持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相结合,着力提升创新驱动效能的决策部署,建立教育科教人才的总体发展框架,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统筹教育资源、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全面精准衔接、高效有序互通、协同融合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各类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各环节一体设计、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实现要素有序流动、政策同向发力,更好发挥企业主导作用,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协调融合发展。一是强化省级政策供给。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改革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按照《山西省促进产教融合实施方案》设定的路线图,在全国首家创新出台了《山西省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指导标准》《发榜公告》《培育名单》《推进举措》等一系列组合制度性政策,在《山西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措施》中,重点围绕我省十大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发展,统筹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从“全力推动机制创新、持续引深产教融合、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拓展多元融资渠道、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强化信用监管、严格交通考核评估”等八个方面发布了具体的改革政策,为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加强培育平台载体。重点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建设,以推进教育和产业体系有效对接为目标,用好用足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投资,重点谋划省属高校太原理工大学产学研贯通式创新平台、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一批省市县重点产业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项目,共建共享“政企行校”四位主体融合发展平台载体,积极探索建设运行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融合有机衔接,探索打造布局合理、技术领先、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管理规范、适应需求的共享型、高水平、专业化的重点产业集群平台载体体系。三是积极培育试点企业。截至目前,共开展9个批次遴选确定了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半导体、通用航空、生物医药、家政、养老等行业的310家试点企业纳入省级建设培育库,其中1家列入国家级企业,同时支持鼓励试点企业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参与平台载体和产业学院建设。四是探索培育试点行业。充分发挥行业聚合作用,牵引社会各界多方联动,培育建立“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公开征集第三方机构参与产教融合改革,遴选确定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等一批机构协助开展试点企业遴选培育等相关工作。推动省内龙头(链主)企业和高水平职业学校牵头,与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探索开展省级产教融合联盟培育。五是谋划建设山西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产业云平台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向纵深发展,把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作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振兴的主要抓手。一是争取试点城市,全力争取我省1家地级市列入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二是遴选增量试点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大健康等重点产业行业,推动入库培育试点企业不断增量,至年末遴选争取达到350家左右,争取更多省级试点企业认定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三是探索试点行业建设,积极与工商联对接,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组织作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探索开展省级产教融合行业联盟培育。四是培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培育建设已发布的13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创新平台中,按照“一主多分”布局思路,组织认定一批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的产教融合主基地和分基地,推动“政企行校”围绕重点产业集群运行重大平台载体在课程开发、专业共建、师资团队、人员互派、技术攻关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助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产业生态,全方位支撑省域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五是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再谋划建设一批产业对接紧、辐射带动强、实训效果好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创新平台,引导院校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结构,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六是抓实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产业资源分布、产业人才供需、成果转化应用、紧缺岗位画像等功能的产教融合数据库,适时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目录》《高校科转化科研成果清单》等供需信息,实现产业资源、人才供需、成果转化、学科分布等信息共建共享,整体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创新要素协同配置的迫切需求。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政府关于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承 办 人:王 敬

联系电话:0351—3119209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月22日